所谓稳定的校企合作,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与相关企业在共同制定、实施、评价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或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聘用和培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实习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等方面开展的制度化的、持久的、深层次的合作行为,是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相关的法律政策保障下的一种长效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校企合作达到一定的规模;学校和企业之间有可靠的合作协议;有定期的合作交流活动;学校给予企业有效的技术指导;企业切实地为学校的教师提供实践锻炼,为学生就业和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校企之间能共享资源,从而产生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效果等。
稳定的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1)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校企合作是充分利用中职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理论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能随时了解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这既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益。(2)使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具体化。校企合作的双方——学校与企业,在稳定的合作关系中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一体化发展的,这也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规律。通过优势互补,校企双方共同搭建了一个合作的平台,结果可传递和放大双方的共同利益:企业获得了人才利益、经济利益、政策利益、文化利益及社会利益;学校获得深度的、可持续性的校企合作,进而带来招生和就业的良性循环。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贡献率、服务力的必然要求。(3)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也使得稳定的校企合作变得十分紧迫。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推进校企合作,密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通过稳定的校企合作,培养出大量合格的技能人才,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求。
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是当前中职校是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也是职业学校置身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最好选择。